如何转化乡村小学里的待优生?
如何转化乡村小学里的待优生,这要从这些待优生的形成原因入手,多方面、多渠道去转化,不是仅仅从学校一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![](https://pics2.baidu.com/feed/728da9773912b31bb6fc0a1c3c51617cdbb4e1c7.jpeg)
乡村小学待优生的形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:
一、家庭方面
现在农村留守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,这是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最大硬伤。因为留守家庭,一般都是老人带孩子在农村生活和学习,由于老一辈思想观念和文化程度都跟不上现代人的生活水平,他们大多都会溺爱孩子,不太重视孩子的学习,更谈不上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,大多数留守儿童,都和以前七、八十年代的孩子一样,白天在学校学习,回家帮老人做点家务。至于学习,在学校里学得多少就是多少了,回来老人也不懂得教育他们,所以乡村小学特别容易产生待优生。
![](https://pics1.baidu.com/feed/a1ec08fa513d26978f2e70d4edb2e5fd4216d80e.jpeg)
也还没一些家庭,孩子父母都在身边,但孩子的家长对教育孩子没有耐心,孩子考试成绩不好,不是打就是骂,没有帮助孩子从根源上去找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。孩子毕竟还小,才是小学生,家长们的大道理他们肯定不懂,你们的打骂,他们也肯定无法理解你们是在恨铁不成钢,孩子会因为你们的打骂伤心难过,觉得痛苦无助,这样父母虽在身边,但是为没有得到温暖和帮助,他们的内心也是孤独的,冰冷的,抗拒的,逆反的。这样的孩子也很容易沦落为待优生。
![](https://pics0.baidu.com/feed/1f178a82b9014a902ce46d521c3e6e14b11beed3.jpeg)
二、学校方面
现在学校都注重升学率,所以逼迫得现在的老师也比较偏心了,一般是对学习好的学生抓得紧,信任度高,态度也亲切。对学习不好又不爱好学习的学生,批评教育过几次,仍然不见起色就极少过问他们了,放任不管了。这些孩子在家里缺少父母管教,学校里又缺少老师的管教,他们自然就成了我们认为的待优生。这些孩子,因为小小年纪就成了待优生,绩不好老师看不起,同学也会经常轻视和嘲笑他们,他们回到家里也没有得到父母的安慰,或求助无门,他们幼小的心灵就会极易产生自卑心理,或破罐子破摔,从而越发放任自流,最后和同类学生走在一起,无心向学,打架斗殴,自暴自弃,于是成了老师眼里的待优生。
![](https://pics3.baidu.com/feed/0bd162d9f2d3572cc1ece57e3e5a342163d0c3d2.jpeg)
三、孩子父母方面
很多家长都是丢小孩给老人在农村生活,自己长年只顾在外打工赚钱,极少关心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生活,他们认为,找钱养家天经地义,无可厚非。可他们忽略了自己的孩子还小,他们极度需要父母那份关心和爱。很多孩子在离开父母时都会暗自流泪哭泣的,他们的内心是孤独无助的,当他们遇到委屈时,首先想到的是父母的那份爱抚和安慰,可是他们因为是留守儿童,他们得不到那样的爱抚和安慰,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和伤痛,外人是无法理解的。小小的心灵因为受到伤害而自卑,因为无助和无人理解而无心向学,自暴自弃,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成为待优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。
![](https://pics7.baidu.com/feed/a71ea8d3fd1f413401ec212e9356c2ccd0c85e52.jpeg)
我们知道了孩子成为待优生的原因后,就应该针对待优生的形成原因,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如上条件,只有这样,才能从根本上去转化待优生。以我个人的见解,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:
1、学校首先要理解留守儿童家庭的不易和无奈。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开自己的孩子到异地他乡打工,并不是他们不关爱自己的孩子,而是因为有的乡村生活太贫困了,是生活所迫所以学校和老师要理解。每个老师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班级里哪些是留守儿童,在学习上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。不要孤立他们,鼓励更多的同学帮助他们,关爱他们,因为这些孩子内心很孤独,也很自卑。当然一个班几十个孩子,单凭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可以鼓励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差的待优生,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进步,而且也能温暖他们那颗孤独无助的心灵。
![](https://pics6.baidu.com/feed/77094b36acaf2eddbdb4325f395956ef3801938a.jpeg)
2、因为乡村里留守儿童家庭是很普遍的,留守儿童家庭里的老人无法帮助留守儿童学习,针对这样的情况,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儿童开设一些辅导作业的特殊课时安排(一个学期可以向这样的孩子家长收取适当费用),放学后学校老师轮值地负责辅导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作业,或帮助学习成绩太差的留守儿童补补差,因为他们回去也无人辅导,老人首先不会,而且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。如果任由他们差下去,他们就会因为厌学而辍学。所以学校的一个小小举动,就可以大大地帮助到无数的留守儿童家庭,你们的善举也一定会感动到无数留守儿童家庭的家长。因为他们在遥远的他乡,有这份心而无法帮助到自己的孩子,内心是焦急而又无奈的。
![](https://pics5.baidu.com/feed/8326cffc1e178a82c9a3ccd6434a248ba877e8fd.jpeg)
3、政fu也应该有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样的特殊家庭了。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,有的农村生活实在是辛苦而没有多少收入,因为生活的贫困,为了生活,留守儿童的父母出外地打工丢下孩子给老人,也是无奈之举。天下父母心,有谁不想自己的孩子,有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天天都能在自己身边,可他们不能,他们是忍着心痛和思念客居他乡,为的就是多赚几个钱养家糊口过生活,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呀,是艰苦的乡村生活逼迫的,这时政fu方面应该统一政策,父母在哪里工作,孩子就应该随从父母在哪里就读,依法维护孩子受到最基本教育的权利,不要为了那点工作,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。他们现在失去良好的教育,将来也会是社会的负担,这样就会得不偿失了。毕竟现在这样的家庭实在很多,城镇化之后这样的家庭还会更多,所以政fu部门要尽快想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。
![](https://pics7.baidu.com/feed/cb8065380cd79123902af6dd187d0e84b3b78024.jpeg)
4、留守儿童的家长们,你们也要醒醒了,不要单纯为了赚钱而打工了,孩子才是你最大的财富。小学阶段的孩子,他们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,他们是非常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帮助的,你们不在身边的日子,他们曾经受到多少委屈,暗地里独自流过多少泪水,他们委屈无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啊。你们远在他乡,顾及不到自己的孩子,但你们一定要常常和孩子联系,关心孩子的生活,了解孩子的学习,多和老师沟通,多嘱咐老师让他们也多点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孩子,有了你们的关爱,孩子的心就没有那么孤独,没那么无助,就会多些温暖和依靠,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,就算现在他是个待优生,因为心里有了爱的温暖,也会很快进步的。条件允许,也可以远程指导孩子学习。
![](https://pics0.baidu.com/feed/f703738da9773912978b68a44d50d11e377ae212.jpeg)
5、有父母在身边,孩子也被沦为待优生,这种情况比较少见,如果有,那肯定是父母的家庭教育不到位。我们撇开孩子天生智力有问题不说,小学的知识它不会难到哪里去,家长针对孩子的考试卷面加以分析一下,你就可以很快知道他考不好的原因所在了,再针对自己孩子知识点的缺漏环节进行加强训练和巩固,培养好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,孩子成绩应该很快地上来。这需要家长多点耐心。
以上就是我如何转化乡村小学里的待优生的几点建议,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庭
![](https://pics3.baidu.com/feed/b64543a98226cffcf28182d90c481d96f703ea86.jpeg)